热搜词: 微信 , QQ , iphone , wps , excel


山东又称齐鲁大地,是孔孟文化的发源地,也是孔孟文化影响最为深远的地方。

那么,真实的山东农村是什么样子呢?

我是从外地来山东工作的,因为从事的是种桑树和与桑树相关的农业工作,因此,这三年时间,我一直在与山东的农民、农村打交道,我想从一个外地人的视角,为您解读一个不一样的,而又真实的山东农村,敬请指导。

1 、山东农村很少二层楼,大部分都是一层独院。

山东农村很少盖二层楼,大部分都是平房,又叫瓦房。我从胶东跑到鲁西南,一路走来,农村基本都是平房。与周边的河南、河北的农村相比,这点儿有明显的不同。当然这不是说山东农村贫穷,盖不起二层楼。经过我的了解,这恰恰是山东特有的生活方式和民俗文化。

其实,大部分农村都盖平房,即便是现在翻新重建,也是盖一层的平房(瓦房),这跟山东冬天比较冷有关系,为了取暖方便,保持热量不丧失,所以采用平房建筑,再加上土炕,是很好的越冬方式。

2、山东农家院子,家家都有小门楼、影壁墙

山东农家院还有个特点,就是家家户户基本都有小门楼、影壁墙。小门楼的造型基本相同,主要由门楣、屋面、脊饰等部分组成,结构比较简单、朴素。

影壁墙上都有些寓意吉祥的图案或文字,同时,也起到一种使外界难以窥视院内活动的隔离作用。 这个从风水和实用角度,代表了中国农村传统的环境设计文化,流传至今。

3、山东农村宗族文化非常厚重

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的冲击,很多农村传统,都逐渐被遗忘甚至丢弃,最明显的就是-家谱。我去过很多省的农村,以家谱为代表的宗族文化,都比较淡漠了,有些地方,这些年逐渐又兴起续家谱。但是,在山东,家谱的观念,根深蒂固。你随便问起一个农民,都能往上给你讲上几辈,这个家族的兴衰荣辱,了如指掌。

我觉得这是受孔孟文化影响最深刻的地方,尤其是“孝”文化,也代表着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,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。

4、山东过年要给全村长辈磕头

曾几何时,我们都觉得磕头是民间陋习,要改革。其实不然。

磕头过年,没有比山东更全乎的了。在山东,过年回家,不管你是再大的老板,再高的官职,回了老家,初一头等大事,就是给长辈磕头拜年。先是给自己的长辈一一磕头,再是给村里其他长辈磕头,初一一上午,没有几十次叩头,就跟没过年一样。

有位山东朋友春节回家,这样描述磕头的情景:带头大哥振臂一呼大伙儿就按辈分紧随其后,院子里呼啦啦跪倒一大片,黑压压的,男女分队,井然有序。先朝着祖宗灵位磕上四个头,恭恭敬敬,五体投地。然后鞠躬起身再给恭候已久的老母亲磕头,老母亲乐呵呵的拿了糖果四下里乱扔。

其实,住在一个村,抬头不见低头见,难免有个磕磕碰碰,但是一年到头了,可能曾经吵过架,闹过不愉快的几家,通过拜年,尤其是通过磕头这个大礼,那些恩恩怨怨,能过去的就都过去了。要知道,都是七尺男儿,跪下来,一个扎扎实实的响头,不容易。

我觉得这也是,孔孟文化在山东农村最明显的体现。

我觉得过年磕头的习惯,不是陋习,反而应该传承下去,我们中国人就是磕头,这是最重的礼节,也只能先给最值得尊重的人和场合,你认为呢?

我在山东三年,以我一个外地人的眼光,看山东农村与其他地方农村的区别,

当然,还有很多精髓,可能还没有体会到,还请多多指点,欢迎评论指导!

我的老家是山东青岛这边的,一看青岛两个字相必都觉得我老家是比较富裕的吧!

其实全国大部分的农村都差不多,谈不上什么富裕,日子都是过得紧巴巴的,真正有钱的也就是靠近城市周围的几个村子而已,其它比较偏远的村子基本上没有什么大的发展潜力,大部分年青力壮的都外出打工并且在县城买了房子,留下的大都是老弱病残没有外出能力的,许多新翻盖的房子也是空无一人白白的荒废在那里,蛮大一个村子看上去整个给人感觉萧条的很!

凑巧的是我手机里还保存着老家许多过去和现在的老照片,和大家一同分亨下!

这是老家很久以前的老房子:

这是我曾经在本村上过的小学:

下面几张是近几年搞新农村建设,统一规划后的面貌:

看过后不知曾在农村生活过的朋友们,你们作何感想?

农村的山好、水好、空气好,在城市里如果烦了、累了偶尔到乡下走走,呼吸下新鲜空气或者找个没人的山头吼上几嗓子,相必心情会清爽很多,有事没事常回家转转,毕竟我们的根还在这里!

山东省是中国第三经济大省,按说山东的农村应该很富,但去了远远比不上江苏,浙甚至湖南,湖北,河北,河南的农村富有,没去过山东之前,我一直觉得山东很富,可是去了大失所望,我也不怕得罪山东兄弟,山东农村和别的省有差距。我有幸出差去过浙江,江西,内蒙,山西,湖南,湖北,江苏,山东,河南,陕西等省份。下面说说这几个省的农村情况。

首先,浙江,江苏,湖南,湖北,江西的农村建房,一般都是二层小楼,虽然是二层小楼,但面积并不大,也不高,说实话还没有北方河北,河南,山东等地的一层高,其中河北的民房最好,也最高,南方和北方的农村房子最大的区别就是没有院子,南方的农村建房都是在自己的田地旁,很分散,而北方的房子都建在一起,齐刷刷的一排排的,南方的农村房子就孤单单两小层楼,而北方的房子一般有主房和配房,主房五间,配房两间。

首先去的浙江和江西,南方的山真多,并感觉并不是很高,浙江农村很富,山沟沟都是楼房,而且很多村,年底有分红的,黑板上写着谁谁分五千或一万,我以为光浙江是这样,到江西很多村也是如此,去江西景德镇的路上,发现山上满山都是桔子或梨树,车上的人很激动,纷纷下去要摘些,可司机不停车下不去。从浙江去江西的路上,表面感觉浙江和江西农村并没有什么区别。然后坐火车去湖南,湖北,我发现这里的农村人去城里卖农产品都是挑着担子上火车去,

有男的有女的,我感觉很奇怪,在我们北方是绝对没有的。不知道现在火车提速了,还有没有。后来又去了江苏,江苏的水可真多,农户前后都是水塘,我朋友的对面是一户老夫妻,有七十多岁的样子,天天早上五点就去工地打工了,我开始以为老夫妻很穷,可是一问老夫妻两儿一女,每年都给老夫妻三,四万,怎么会穷!南方人就是比我们北方人吃苦耐劳。发现南方农村整体来说经济条件还是不错的。

后来我就去了山东青岛,济南,烟台等地,因为早就听说山东是中国经济第三大省,我是带着激动心情去的,可是去了大失所望,山东济南,周边的农村感觉还没河北,河南富有,农村的房子,还不如河北,河南,吃的,穿的感觉都比不上河北,河南!又去了青岛,胶州一带,发现农村和济南的农村一样,和河北,河南差距不小。后来问问当地人,一个年轻山东人说,都说山东富,富什么富,没感觉出来。青岛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刻,天空新鲜,环境也不错

,特别是下罢雨后,天空一朵朵白云,飘来飘去,真是美极了,还有就是这里人对日本人,韩国人印象特别好,可能是日资,韩资企业多的原故,特别佩服日本人,我和一个开木器的山东老板交谈,对日本人佩服五体投地,说日本人怎么怎么厉害,聪明,让我大吃一惊。

我去山东还想看看山东大汉是什么样子的,结果没看到,这是我最失望的,因为我从小就听别人说山东大汉,梁山好汉,可是我接触的很多山东男人,不好相触,甚至还有些小气,爱唠叨没完,和山东大汉的形象反差太大了,去山东打工的东北人特别多,几乎外地人都是东北人,东北人和我的感觉一样,这里人极不好相触。一问本地山东人才知道青岛的贫富差距太大,本来山东男人性格耿直,容易走极端,思想上接受不了,造成一部分人性格发生恶变。山东女人还是很大气的。

我还去了陕西,陕西农村不怎么富,山东农村也就是比陕西强些,我也去过内蒙,感觉内蒙无论城市农村都特别富有,和浙江有一比,别以为内蒙都是草原,已经很少了,内蒙农村和我们一样也种庄稼,说话也听的懂,在内蒙我还看见大沙漠。内蒙的环境好,太阳一照,眼前幻现七彩光芒。

南方和北方对比,我感觉南方人只是经济上比北方人思想开放,但在思想上比北方人保守的多,封建思想,家族观念比北方人严重的多,宗祠,祠堂特别多,家族意识浓厚,而北方人普遍思想比较开放,更容易接受新事物,新思想。这只是我的一点看法,有不对的地方请大家谅解!欢迎大家指教,共同学习,共同进步。

各位啊,虽然我们山东是个农业大省,但是并不代表我们的其他产业不发达,并不代表我们的农村还是你们印象中那么落后又贫困的。我想你们心目中山东的农村应该是这样的 或者是这样的

这只是很少的一部分贫困地区才有的现象,现在我们山东农村很少有这样的房子了。现在一般都是这样的 这样的 甚至还有这样的 各位小伙伴们虽然我们山东人普遍比较保守,也保留着很多传统的习俗和民风,但那并不代表我们山东农村就是很落后的。国家在进步,社会在发展,农村也已经不是你们印象中到处都是用土堆起来的房子,到处都是家养的牛啊羊啊鸡啊什么的。

二哥是山东人,也是从农村出来的,农村的发展越来越好,农民的生活质量也越来越高,农民不仅仅只是种地,还会自己创业搞些小买卖,小生活也是很滋润的。

如果感兴趣,可以来感受一下我们山东农村的独特风情,我们山东人可是很友好的朋友们。

其实北方的农村几乎差不多,之前的老房子是土房子,之后又改成砖瓦平房,然后新一代90后的新房基本上都是二层小楼,里面装饰的也很现代化,下面就用一组图片来展示一下山东农村的面貌吧!(图片来源于网络)

山东农村的土房子,墙壁都是用土坯堆砌的,很少见了!

之后发展发展,就是这种砖房子了,上面平房可以晾晒粮食,很是方便!

现在这种新房子居多,主要是新一代的90后结婚的新房了~

山东农村的小院,很是静谧:

山东乡村的婚礼盛况:

山东的乡镇现状,比较整洁干净:

山东农村收红薯:

售卖山东大饼的早餐点:

以此种种吧,山东的农村各个地方都有不同,覆盖的面比较广。如果想感受一下,山东农村的风情,还是到山东走一遭吧~

讲述农村的大事小情,欢迎关注我。您的评论、点赞、转发都是对我的支持和鼓励。

山东太大了,差异也大。经济、文化、语言甚至体貌特征都有差别。我家在鲁西南,现在潍坊工作。我就经济方面简单说说我的认识。

鲁西南相对来说落后四五年吧,我说的是农民收入,不是经济总量,也就是潍坊地区的工资水平,鲁西南四五年后才能达到。

鲁西南地区因为发展不好,出门打工的多,农村有点钱就去城里买房子。因为土地不再是重要的生产资源,工作又在外地,城里生活、医疗、教育相对较好一些。很多村落成了空心村,有的一个胡同就一两户人家常住,还多是老年人 ,空闲的老屋很多,一片萧条,只有在过年时才热闹几天。估计十年八年后很多小村就没有了,也不用现在的强拆了。

潍坊这边中小企业多,经济发达。当地人出门打工的少,在家门口能挣五千不出门挣八千。因为农村家门口就有企业,农村人打工跟城里没多大区别。很多企业都给交保险,这在鲁西南很少,鲁西南只有大企业才给交保险,有的上市公司还只给一部分人交保险。所以潍坊这边城乡差距小,农村人还是住在老家的多。有钱了当然去城里买房,但没鲁西南那么迫切。

潍坊这边相对安稳,鲁西南就显得急燥,从政府到民间都急躁。比如聊城的经济倒数,但房价高,农村经济不好但彩礼高。就怕落后了,想方设法的捞钱。农民的幸福指数也低了,因为压力大呀!买房大部分贷款,又常年在外飘着,没有安安稳稳的在家挣钱有幸福感。

这是我看到的现象,因为走的地方少,可能有点片面,希望大家补充。

以前山东的房子都是石头或草房,因为穷都是自家找邻居和亲戚的帮着盖。

说到山东农村,要从几个方面给大家介绍,不少朋友都是从农村考到了城市,对于农村的生活状态再熟悉不过,饮食文化也尤为出色。

山东人除了有“大汉”的形象,对于吃也很有研究,住在海边的人打海鲜,各种做法吃法都有,辣炒蛤喇、蚝油扇贝、铁板鱿鱼,螃蟹大虾等等,对于海边的人来讲也不是什么稀罕货,常常吃也就觉得习惯了,可对于离家在外的游子来讲,一口家乡的饭菜别提有多么诱人了。

对于不在海边生活的人来讲,也有好吃的食物,各种羊汤、肉饼,煎饼,红烧鲤鱼等等,只有你吃不完的,没有你不想吃的,俗话说“靠山吃山靠水吃水”,在这里形容再熟悉不过,只要能让你解馋,这里的美食有多种你想不到的做法。农村吃的鸡鸭羊肉,大多数都是自己养殖的,逢年过节,吃的也开心,肉久炖不烂,肉质鲜嫩软滑,配上大米饭,味道简直绝了。

而且山东人好客,在农村邻里乡亲相处融洽,谁家煮的美食美味也不吝啬,都会拿出来分享,毕竟大家喜欢热闹,喜欢这种氛围。

再说说环境,山东农村的环境可谓好山好水,走在乡间小路,你会感受到不一样的空气清新,树林间,草丛里,小河流水,鸟儿轻鸣,自带空气过滤效果,每次来到乡间的小伙伴都想狠狠吸两口这里的空气,泥土的芬芳,留下满满的回忆。

农村人有着山东人朴实的性格,热情好客,对于外地人也不排斥,都是满满的热情,如果有一天你遇到一位山东兄弟,那么你幸运了,有可能交到一位知己,一生的伙伴,珍惜。

我的老家就是山东沂蒙老区的农村,《沂蒙山小调》是沂蒙老区的文化象征,大体上描述了沂蒙老区的农村景象,沂蒙山是沂蒙老区最优美的山峰,杜甫有句是把山东两座名山写的完美无缺,“登泰山而小天下,登蒙山而小齐鲁”!可见山东这两座山在历史上的知名度!山东大汉也是表明山东人豪情直爽,临危不惧;山东地形多以山丘为主,绵延不断,平原甚少!

山东自古以来就是圣人之地,孔孟之道源远流长,可以说这是山东的名山之一!山东又称齐鲁大地,主要是战国时期,分为齐国和鲁国,最后秦始皇统一六国,历史上逐渐称山东为齐鲁大地!说起山东,又叫老山东,也就是战争年代,山东是兵家必争之地,山东四季分明,气候宜人,本来是富庶之地,结果战乱纷飞,民不聊生,最后出现了山东人闯关东之说,因此在外的山东人称呼山东为老山东!

随着改革开放,山东属于东部沿海地区,经济迅速发展,山东的农村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由于山东地理位置不同,农村发展速度不一样,越是东部沿海地带发展越快,西部较慢一些!

山东农村到底什么样子?就我们老家,简单描述一下!随着国家惠农政策的实施和美丽乡村建设,一部分村庄改成了社区,建起了居民楼,和城里人居住环境一样;一部分村庄变成了美丽乡村、古院落村庄,这部分村庄主要以旅游产业为主;还有一部分村庄,尽管没有什么规划,但居住的房子是砖混新房,有的盖起了二层或三层小洋楼!当然也有部分七八十年代的老房子!

山东农村基本上实现了路路通、村村通、户户通!目前正在推行户户改厕让农村变得清洁卫生,可以说,大街小巷清洁卫生,每天都有保洁员打扫街道。

总之,随着国家的富裕,惠农力度的加大,山东的农村天更蓝,水更清,人更幸福!希望大家到山东来,好客山东欢迎你!【敬请关注:宗元头条号】

今天上午刚从农村上来,顺带拍了照片和小视频。在山东四年,农村给我的主要印象是:

第一,房子虽矮,但错落有致。

一排排的小瓦房,很好看,并且是独家独院的。不像南方农村,房子盖得七十二变,什么造型都有,甚至这家非要盖得比那家高,攀比严重。而且南方许多村子房子盖得比较散乱,要么横排,要么这儿塞一家,那儿塞一家。我是江苏人,但比较喜欢山东农村的房型特色。如图,像这样独家独院,过自己的小日子蛮好,个人感觉胜过住高楼。

第二,农村仍保留赶集风俗。

活了几十年,没去赶集过。但到山东后,特别是走进农村,许多镇村都保留赶集风俗。按农历出行,有的地方是逢一和逢六,有的地方是逢三和逢八,诸如此类,一个镇能有几处赶集的地点。并且有几个村合并在一处赶集。赶集通常都是半天集,中午就收摊了。

下面的视频,就是山东莱阳市古柳西赵疃村赶集的局部场景,人流量不算多,但集市能满足平时生活需求。

相关推荐